考研必考内容全解析:你不知道的备考技巧都在这里
常见问题解答
1. 考研都考哪些科目?各科具体考什么内容?
考研主要考四门科目,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。公共课包括政治、英语一或英语二、数学一或数学三(部分专业不考数学)。政治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、思想道德与法治等;英语一和英语二都包含完形填空、阅读理解、翻译、写作,但题型和难度略有不同,英语二更侧重应用文写作;数学一考查高等数学、线性代数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,数学三除了这三部分还加考线性代数。专业课则根据报考院校和专业的不同而变化,一般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综合课,具体科目需查看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。

2. 考研各科目的分值分布是怎样的?备考时应该怎么安排时间?
四门公共课总分500分,政治100分,英语100分(一或二),数学150分(一或三),专业课150分。专业课分值占比最高,需要重点投入。备考时间安排上,建议前期(3-6月)打好基础,中期(7-10月)强化练习,后期(11-12月)冲刺模考。数学和英语需要每天坚持,政治可以每周安排2-3次,专业课则根据自身基础调整,基础好的可以晚点开始,但一定要留足复习时间。时间分配上,数学和英语各占20%-30%,政治10%-15%,专业课30%-40%。
3. 考研真题到底有多重要?如何高效利用历年真题?
真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尤其是近10年的真题,几乎涵盖了所有考点和命题思路。使用真题时,建议先做最近3-5年的,了解最新命题趋势,再回过头做早年的题。做题时不要只对答案,要分析错误原因,整理错题本,标注考点和易错点。可以按章节刷题,掌握知识点分布;也可以整套模拟,训练时间分配能力。真题的选项解析要仔细研究,很多选项设置有迷惑性,能反映命题者的思路。切忌刷题数量越多越好,关键在于反复琢磨,吃透每一道题背后的知识点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