透析前动静脉内瘘的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解析
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是长期治疗的基础,其功能直接影响透析效果与生活质量。然而,透析前做好充分准备与注意事项,能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。动静脉内瘘作为生命通道,需严格遵循医嘱,避免因操作不当或忽视细节导致血管损伤、感染等问题。本文将围绕透析前动静脉内瘘的常见问题展开解析,帮助患者及家属更好地配合治疗,保障透析安全有效。
透析前动静脉内瘘的常见问题与解答
1. 透析前如何正确护理动静脉内瘘?
透析前动静脉内瘘的护理至关重要,需确保血管通路畅通且清洁。患者应每日检查内瘘是否红肿、热痛或搏动减弱,避免剧烈活动或压迫瘘管,以免影响血流。洗手时注意用温和肥皂,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学品,并彻底干燥,以防感染。透析前需测量血压,若血压异常高或低,应遵医嘱调整药物或暂缓透析。内瘘侧手臂应避免佩戴过紧饰品,睡眠时避免压迫瘘管,保持充足休息。若发现内瘘狭窄或血栓迹象,需及时就医进行超声检查或球囊扩张等治疗,以免透析中断。护理过程中还需记录内瘘搏动情况,便于医生评估通路功能。
2. 透析前动静脉内瘘出现疼痛或肿胀怎么办?
透析前动静脉内瘘出现疼痛或肿胀需立即引起重视,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。常见原因包括血管痉挛、局部感染或血栓形成。若疼痛为轻微胀痛,可通过热敷(每次15分钟,每日2-3次)促进血液循环;若疼痛剧烈,需遵医嘱使用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缓解痉挛。肿胀则需抬高手臂,避免长时间下垂,并检查透析前血压是否正常,若血压过高可能需调整降压方案。若内瘘皮肤出现红疹、发热等感染迹象,需立即停止使用并使用抗生素治疗。血栓形成时,需紧急进行超声检查,轻者可通过药物溶栓,重者可能需手术取栓。所有异常情况均需及时就医,避免延误治疗导致通路功能丧失。
3. 透析前动静脉内瘘的血压测量有何特殊要求?
透析前动静脉内瘘的血压测量需遵循特定方法,以确保结果准确。应选择合适袖带,其宽度需覆盖上臂周径的40%-50%,过宽或过窄均影响测量精度。测量时需将袖带置于肘窝上2-3厘米,受测手臂与心脏保持水平,避免说话或紧张导致血压波动。理想血压范围应在收缩压120-160mmHg、舒张压60-100mmHg,过低或过高均需调整透析方案。若血压持续异常,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压药或透析参数。测量前需避免剧烈运动或饮酒,静息5分钟后再进行测量。部分患者可能因血管条件差导致血压测量困难,此时需借助超声辅助或咨询专业技师,确保透析前血压稳定,保障透析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