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研数学:哪些题型优先做更容易拿高分?
介绍
考研数学想要拿高分,做题顺序很重要。很多同学喜欢按教材顺序刷题,其实这样效率不高。因为考研数学的考点分布不均匀,有些题型每年都考,但难度不大,优先做这些题能快速积累分数。比如选择题和填空题中的基础计算题、几何证明题等,这些题目的解题思路固定,容易上手。而像大题中的微分方程、级数等难题,可以放在后面攻克。本文就为大家整理了5个优先做的题型,并详细解析解题技巧,帮助大家在有限时间内最大化得分。
优先做的5个题型及解题技巧
1. 选择题中的基础概念题
选择题是考研数学的"送分题",其中很多题目考察的是基本概念和性质。比如函数连续性、可导性、级数收敛性等基础知识点。这类题目通常不需要复杂计算,只需掌握基本定义就能轻松应对。以函数连续性为例,这类题目往往通过反例或特殊函数来考查考生对定义的理解。解题时要注意:①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;②特殊值法(如取分段函数、绝对值函数等);③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(如"任意ε""存在δ")。2022年真题中就有这样一道题,考查狄利克雷函数的连续性,正确选项仅靠理解定义就能选出,而错误选项则是因为忽视了狄利克雷函数的特殊性。
2. 填空题中的简单计算题
填空题虽然分值小,但考查基础计算能力。优先做这类题的原因是:①解题时间短,性价比高;②能快速进入考试状态。常见题型包括极限计算、导数计算、积分计算等。以积分计算为例,这类题目通常不涉及复杂方法,如分部积分、换元积分等。解题技巧:①观察积分区间是否为对称区间,可考虑奇偶函数性质;②被积函数是否可分解为常见函数乘积;③积分区间是否可拆分。2023年真题中有一道定积分计算题,通过观察发现积分区间为[-π,π],被积函数含正弦函数,立即联想到奇函数在对称区间积分为0,这样能节省大量计算时间。
3. 几何证明题(证明线面垂直关系)
几何证明题是空间向量应用的典型题型,每年必考且难度适中。这类题目通常给出三条线或三个平面,要求证明其中两条线垂直或两个平面垂直。解题步骤:①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;②写出各线面方程的向量形式;③利用向量点积为0证明垂直关系。关键点:①坐标系的建立要合理,尽量简化计算;②向量表示要规范;③证明过程中注意符号运算。2022年真题中有一道题考查三棱锥中面的垂直关系,正确解法需要建立三个平面方程,但若能发现其中两个平面垂直,则只需证明第三个平面与前两个平面垂直,这样能大幅减少计算量。
4. 级数求和中的常见技巧题
级数求和题是考研数学的重点,但大部分题目属于中等难度。优先做的题型包括:①幂级数收敛域求解;②已知和函数求特定点的值;③交错级数敛散性判断。解题技巧:①幂级数收敛域通常用比值判别法或根值判别法;②和函数求特定值常通过逐项求导或积分得到;③交错级数注意莱布尼茨判别法的条件。2023年真题中有一道题考查交错级数的敛散性,关键在于发现级数通项的绝对值不单调递减,这时需要用更严格的判别法,如绝对收敛的证明。这类题目看似简单,但容易因忽视细节而失分。
5. 微分方程中的可降阶题型
微分方程部分每年必考,但可降阶题型(如y"(x)+p(x)y'(x)+q(x)y(x)=0中的特定类型)相对容易上手。优先做的原因是:①解题步骤清晰;②不需要高阶积分技巧。常见可降阶类型:①y"=f(x)型,通过两次积分求解;②y"=f(y')型,令p=y'后转化为可分离变量方程。解题关键:①正确选择降阶变量;②注意积分常数处理;③检验通解是否完整。2022年真题中有一道可降阶微分方程题,通过观察发现原方程可转化为y'=v(y)的形式,然后分离变量求解。这类题目虽然简单,但很多同学会因符号混淆或积分步骤遗漏而失分。
排版与剪辑技巧建议
在做题顺序安排上,建议采用"先易后难"的原则。具体操作:①将试卷按题型分类,标记难度等级;②先做所有选择题和填空题中的简单题目;③接着处理大题中的基础题型;④最后留出时间攻克难题。在时间分配上,建议:①基础题每题不超过3分钟;②中等难度题目不超过5分钟;③难题可适当延长,但要及时调整。排版上注意:①使用项目符号列出解题步骤;②关键公式用特殊符号标注;③复杂计算过程可分步展示。剪辑技巧建议:①录制时保持语速适中,重点内容可重复讲解;②使用不同颜色标注关键步骤;③插入动画演示几何关系。这些技巧能帮助考生在有限时间内高效备考,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率。